go build介绍

写的很好:go build -- 极客学院

go build
go build命令用于编译我们指定的源码文件或代码包以及它们的依赖包。

例如,如果我们在执行go build命令时不后跟任何代码包,那么命令将试图编译当前目录所对应的代码包。例如,我们想编译goc2p项目的代码包logging。其中一个方法是进入logging目录并直接执行该命令:

hc@ubt:~/golang/goc2p/src/logging$ go build
因为在代码包logging中只有库源码文件和测试源码文件,所以在执行go build命令之后不会在当前目录和goc2p项目的pkg目录中产生任何文件。

插播:Go语言的源码文件有三大类,即:命令源码文件、库源码文件和测试源码文件。他们的功用各不相同,而写法也各有各的特点。命令源码文件总是作为可执行的程序的入口。库源码文件一般用于集中放置各种待被使用的程序实体(全局常量、全局变量、接口、结构体、函数等等)。而测试源码文件主要用于对前两种源码文件中的程序实体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另外,后者也可以用于展现前两者中程序的使用方法。

另外一种编译logging包的方法是:

hc@ubt:~/golang/goc2p/src$ go build logging
在这里,我们把代码包logging的导入路径作为参数传递给go build命令。另一个例子:如果我们要编译代码包cnet/ctcp,只需要在任意目录下执行命令go build cnet/ctcp即可。

插播:之所以这样的编译方法可以正常执行,是因为我们已经在环境变量GOPATH中加入了goc2p项目的根目录(即~/golang/goc2p/)。这时,goc2p项目的根目录就成为了一个工作区目录。只有这样,Go语言才能正确识别我们提供的goc2p项目中某个代码包的导入路径。而代码包的导入路径是指,相对于Go语言自身的源码目录(即$GOROOT/src)或我们在环境变量GOPATH中指定的某个目录的src子目录下的子路径。例如,这里的代码包logging的绝对路径是~/golang/goc2p/src/logging。而不论goc2p项目的根文件夹被放在哪儿,logging包的导入路径都是logging。显而易见,我们在称呼一个代码包的时候总是以其导入路径作为其称谓。

言归正传,除了上面的简单用法,我们还可以同时编译多个Go源码文件:

hc@ubt:~/golang/goc2p/src$ go build logging/base.go logging/console_logger.go logging/log_manager.go logging/tag.go
但是,使用这种方法会有一个限制。作为参数的多个Go源码文件必须在同一个目录中。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用这种方法既编译logging包又编译basic包是不可能的。不过别担心,在需要的时候,那些被编译目标依赖的代码包会被go build命令自动的编译。例如,如果有一个导入路径为app的代码包,同时依赖了logging包和basic包。那么在执行go build app的时候,该命令就会自动的在编译app包之前去检查logging包和basic包的编译状态。如果发现它们的编译结果文件不是最新的,那么该命令就会先去的编译这两个代码包,然后再编译app包。

注意,go build命令在编译只包含库源码文件的代码包(或者同时编译多个代码包)时,只会做检查性的编译,而不会输出任何结果文件。

另外,go build命令既不能编译包含多个命令源码文件的代码包,也不能同时编译多个命令源码文件。因为,如果把多个命令源码文件作为一个整体看待,那么每个文件中的main函数就属于重名函数,在编译时会抛出重复定义错误。假如,在goc2p项目的代码包cmd(此代码包仅用于示例目的,并不会永久存在于该项目中)中包含有两个命令源码文件showds.go和initpkg_demo.go,那么我们在使用go build命令同时编译它们时就会失败。示例如下:

hc@ubt:~/golang/goc2p/src/cmd$ go build showds.go initpkg_demo.go
# command-line-arguments
./initpkg_demo.go:19: main redeclared in this block
        previous declaration at ./showds.go:56
请注意上面示例中的command-line-arguments。在这个位置上应该显示的是作为编译目标的源码文件所属的代码包的导入路径。但是,这里显示的并不是它们所属的代码包的导入路径cmd。这是因为,命令程序在分析参数的时候如果发现第一个参数是Go源码文件而不是代码包,则会在内部生成一个虚拟代码包。这个虚拟代码包的导入路径和名称都会是command-line-arguments。在其他基于编译流程的命令程序中也有与之一致的操作,比如go install命令和go run命令。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编译的多个属于main包的源码文件中没有main函数的声明,那么就会使编译器立即报出“未定义main函数声明”的错误并中止编译。换句话说,在我们同时编译多个main包的源码文件时,要保证其中有且仅有一个main函数声明,否则编译是无法成功的。

现在我们使用go build命令编译单一命令源码文件。我们在执行命令时加入一个标记-v。这个标记的意义在于可以使命令把执行过程中构建的包名打印出来。我们会在稍后对这个标记进行详细说明。现在我们先来看一个示例:

hc@ubt:~/golang/goc2p/src/basic/pkginit$ ls
initpkg_demo.go
hc@ubt:~/golang/goc2p/src/basic/pkginit$ go build -v initpkg_demo.go 
command-line-arguments
hc@ubt:~/golang/goc2p/src/basic/pkginit$ ls
initpkg_demo  initpkg_demo.go
我们在执行命令go build -v initpkg_demo.go之后被打印出的command-line-arguments”`就是命令程序为命令源码文件initpkg_demo.go生成的虚拟代码包的包名。顺带说一句,

命令go build会把编译命令源码文件后生成的结果文件存放到执行该命令时所在的目录下。这个所说的结果文件就是与命令源码文件对应的可执行文件。它的名称会与命令源码文件的主文件名相同。

顺便说一下,如果我们有多个声明为属于main包的源码文件,且其中只有一个文件声明了main函数的话,那么是可以使用go build命令同时编译它们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包含main函数声明的那几个源码文件会被视为库源码文件(理所当然)。如此编译之后的结果文件的名称将会与我们指定的编译目标中最左边的那个源码文件的主文件名相同。

其实,除了让Go语言编译器自行决定可执行文件的名称,我们还可以自定义它。示例如下:

hc@ubt:~/golang/goc2p/src/basic/pkginit$ go build -o initpkg initpkg_demo.go 
hc@ubt:~/golang/goc2p/src/basic/pkginit$ ls
initpkg    initpkg_demo.go
使用-o标记可以指定输出文件(在这个示例中指的是可执行文件)的名称。它是最常用的一个go build命令标记。但需要注意的是,当使用标记-o的时候,不能同时对多个代码包进行编译。

标记-i会使go build命令安装那些编译目标依赖的且还未被安装的代码包。这里的安装意味着产生与代码包对应的归档文件,并将其放置到当前工作区目录的pkg子目录的相应子目录中。在默认情况下,这些代码包是不会被安装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标记不但受到go build命令的支持,而且对于后面会提到的go install、go run、go test等命令同样是有效的。下表列出了其中比较常用的标记。

表0-1 go build命令的常用标记说明

标记名称    标记描述
-a  强行对所有涉及到的代码包(包含标准库中的代码包)进行重新构建,即使它们已经是最新的了。
-n  打印编译期间所用到的其它命令,但是并不真正执行它们。
-p n    指定编译过程中执行各任务的并行数量(确切地说应该是并发数量)。在默认情况下,该数量等于CPU的逻辑核数。但是在darwin/arm平台(即iPhone和iPad所用的平台)下,该数量默认是1。
-race   开启竞态条件的检测。不过此标记目前仅在linux/amd64、freebsd/amd64、darwin/amd64和windows/amd64平台下受到支持。
-v  打印出那些被编译的代码包的名字。
-work   打印出编译时生成的临时工作目录的路径,并在编译结束时保留它。在默认情况下,编译结束时会删除该目录。
-x  打印编译期间所用到的其它命令。注意它与-n标记的区别。
我们在这里忽略了一些并不常用的或作用于编译器或连接器的标记。在本小节的最后将会对这些标记进行简单的说明。如果读者有兴趣,也可以查看Go语言的官方文档以获取相关信息。

下面我们就用其中几个标记来查看一下在构建代码包logging时创建的临时工作目录的路径:

hc@ubt:~/golang/goc2p/src$ go build -v -work logging
WORK=/tmp/go-build888760008
logging
上面命令的结果输出的第一行是为了编译logging包,Go创建的一个临时工作目录,这个目录被创建到了Linux的临时目录下。输出的第二行是对标记-v的响应。这意味着此次命令执行时仅编译了logging包。关于临时工作目录的用途和内容,我们会在讲解go run命令和go test命令的时候详细说明。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如果强制重新编译会涉及到哪些代码包:

hc@ubt:~/golang/goc2p/src$ go build -a -v -work logging
WORK=/tmp/go-build929017331
runtime
errors
sync/atomic
math
unicode/utf8
unicode
sync
io
syscall
strings
time
strconv
reflect
os
fmt
log
logging
怎么会多编译了这么多代码包呢?可以确定的是,代码包logging中的代码直接依赖了标准库中的runtime包、strings包、fmt包和log包。那么其他的代码包为什么也会被重新编译呢?

从代码包编译的角度来说,如果代码包A依赖代码包B,则称代码包B是代码包A的依赖代码包(以下简称依赖包),代码包A是代码包B的触发代码包(以下简称触发包)。

go build命令在执行时,编译程序会先查找目标代码包的所有依赖包,以及这些依赖包的依赖包,直至找到最深层的依赖包为止。在此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循环依赖的情况,编译程序就会输出错误信息并立即退出。此过程完成之后,所有的依赖关系也就形成了一棵含有重复元素的依赖树。对于依赖树中的一个节点(代码包)来说,它的直接分支节点(前者的依赖包),是按照代码包导入路径的字典序从左到右排列的。最左边的分支节点会最先被编译。编译程序会依此设定每个代码包的编译优先级。

执行go build命令的计算机如果拥有多个逻辑CPU核心,那么编译代码包的顺序可能会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是,它一定会满足这样的约束条件:依赖代码包 -> 当前代码包 -> 触发代码包。

标记-p n可以限制编译过程中任务执行的并发数量,n默认为当前计算机的CPU逻辑核数。如果在执行go build命令时加入标记-p 1,那么就可以保证代码包编译顺序严格按照预先设定好的优先级进行。现在我们再来编译logging包:

hc@ubt:~/golang/goc2p/src$ go build -a -v -work -p 1 logging
WORK=/tmp/go-build114039681
runtime
errors
sync/atomic
sync
io
math
syscall
time
os
unicode/utf8
strconv
reflect
fmt
log
unicode
strings
logging
我们可以认为,以上示例中所显示的代码包的顺序,就是logging包直接或间接依赖的代码包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后的排序。

另外,如果在命令中加入标记-n,那么编译程序只会输出所用到的命令而不会真正运行。在这种情况下,编译过程不会使用并发模式。

在本节的最后,我们对一些并不太常用的标记进行简要的说明:

-asmflags
此标记可以后跟另外一些标记,如-D、-I、-S等。这些后跟的标记用于控制Go语言编译器编译汇编语言文件时的行为。

-buildmode
此标记用于指定编译模式,使用方式如-buildmode=default(这等同于默认情况下的设置)。此标记支持的编译模式目前有6种。借此,我们可以控制编译器在编译完成后生成静态链接库(即.a文件,也就是我们之前说的归档文件)、动态链接库(即.so文件)或/和可执行文件(在Windows下是.exe文件)。

-compiler
此标记用于指定当前使用的编译器的名称。其值可以为gc或gccgo。其中,gc编译器即为Go语言自带的编辑器,而gccgo编译器则为GCC提供的Go语言编译器。而GCC则是GNU项目出品的编译器套件。GNU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自由软件项目。在开源软件界不应该有人不知道它。好吧,如果你确实不知道它,赶紧去google吧。

-gccgoflags
此标记用于指定需要传递给gccgo编译器或链接器的标记的列表。

-gcflags
此标记用于指定需要传递给go tool compile命令的标记的列表。

-installsuffix
为了使当前的输出目录与默认的编译输出目录分离,可以使用这个标记。此标记的值会作为结果文件的父目录名称的后缀。其实,如果使用了-race标记,这个标记会被自动追加且其值会为race。如果我们同时使用了-race标记和-installsuffix,那么在-installsuffix标记的值的后面会再被追加_race,并以此来作为实际使用的后缀。

-ldflags
此标记用于指定需要传递给go tool link命令的标记的列表。

-linkshared
此标记用于与-buildmode=shared一同使用。后者会使作为编译目标的非main代码包都被合并到一个动态链接库文件中,而前者则会在此之上进行链接操作。

-pkgdir
使用此标记可以指定一个目录。编译器会只从该目录中加载代码包的归档文件,并会把编译可能会生成的代码包归档文件放置在该目录下。

-tags
此标记用于指定在实际编译期间需要受理的编译标签(也可被称为编译约束)的列表。这些编译标签一般会作为源码文件开始处的注释的一部分,例如,在$GOROOT/src/os/file_posix.go开始处的注释为:

// Copyright 2009 The Go Authors. All rights reserved.
// Use of this source code is governed by a BSD-style
// license that can be found in the LICENSE file.

// +build darwin dragonfly freebsd linux nacl netbsd openbsd solaris windows
最后一行注释即包含了与编译标签有关的内容。大家可以查看代码包go/build的文档已获得更多的关于编译标签的信息。

-toolexec
此标记可以让我们去自定义在编译期间使用一些Go语言自带工具(如vet、asm等)的方式。

go安装或者版本升级

之前go还停留在1.5现在要升级到最新版。
go是通过环境变量来关联版本的,所以安装和升级其实是一个流程。
对于升级,直接删除或者重命名原来的目录,将新包解压到原来的位置就可以了。
对于安装,就是直接解压,然后配置环境变量,参看 mac下零基础学习go语言-2-开发环境的搭建

下载

golang 官方下载

安装

tar -C /usr/local -xzf go1.11.2.linux-amd64.tar.gz

结束

centos6下go get卡停问题

go get可以通过选项,直接下载所有依赖项,非常方便。所以在安装hugo时,我们也通过go get 下载源码:

go get -u -v github.com/spf13/hugo 

下载时突然卡住,没有任何反应和提示,日志停留在:

Fetching https://gopkg.in/fsnotify.v1?go-get=1
Parsing meta tags from https://gopkg.in/fsnotify.v1?go-get=1 (status code 200)
get "gopkg.in/fsnotify.v1": found meta tag main.metaImport{Prefix:"gopkg.in/fsnotify.v1", VCS:"git", RepoRoot:"https://gopkg.in/fsnotify.v1"} at https://gopkg.in/fsnotify.v1?go-get=1
gopkg.in/fsnotify.v1 (download) 

根据缺失的库逐一排查,后来根据缺失 gopkg.in/yaml.v1 为线索,网上说是原因git版本太低,需>= 1.7.9.5,而Centos6.7 自带的git 是1.7.1的。

升级到git最新版后,go get 成功!

go get引起的terminal prompts disabled错误

执行go get命令时,出现如下的错误提示:

fatal: could not read Username for 'https://github.com': terminal prompts disabled

两种解决方案:

  1. 先通过ssh成功登陆一次git,正确获取到key缓存。
  2. 手动添加key:https://help.github.com/articles/generating-ssh-keys/

然后就可以正常get了。

文章参考:
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32232655/go-get-results-in-terminal-prompts-disabled-error-for-github-private-repo

Go中struct{}{}的解读

新人刚开始看到go中的struct{}{}作为interface的返回值时,一定很费解,怎么理解呢?看下面的例子
关于空接口,我们有如下的用法:

var v1 interface{} = 1      // 将int类型赋值给interface{}
var v2 interface{} = "abc"    // 将string类型赋值给interface{}
var v3 interface{} = &v2    // 将*interface{}类型赋值给interface{}
var v4 interface{} = struct{ X int }{1}
var v5 interface{} = &struct{ X int }{1}

看到4,5行的用法了嘛,其实 struct{}{}只是一个空的特例而已。也就是一个空的struct实例对象而已。

Go编程tip-4

从Panic中恢复

recover()的调用仅当它在defer函数中被直接调用时才有效。在defer中和直接调用这两个是必要条件

在Slice, Array, and Map "range"语句中更新引用元素的值

在“range”语句中生成的数据的值是真实集合元素的拷贝。它们不是原有元素的引用。这意味着更新这些值将不会修改原来的数据。同时也意味着使用这些值的地址将不会得到原有数据的指针。

如果你需要更新原有集合中的数据,使用索引操作符来获得数据。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data := []int{1, 2, 3}
    for i, _ := range data {
        data[i] *= 10
    }

    fmt.Println("data:", data) //prints data: [10 20 30]
}

如果你的集合保存的是指针,那规则会稍有不同。如果要更新原有记录指向的数据,你依然需要使用索引操作,但你可以使用for range语句中的第二个值来更新存储在目标位置的数据。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data := []*struct{ num int }{{1}, {2}, {3}}

    for _, v := range data {
        v.num *= 10
    }

    fmt.Println(data[0], data[1], data[2]) //prints &{10} &{20} &{30}
}

slice中的隐藏数据

因为slice是一个指针引用,所以如果引用原有数据的一小部分,实际指向的还是原来的整个内存对象。

对slice截断对象的append操作

因为slice很像指针,整个操作很容易产生“越界覆盖”

类型声明和方法

当你通过把一个现有(非interface)的类型定义为一个新的类型时,新的类型不会继承现有类型的方法。
Fails:
package main

import "sync"

type myMutex sync.Mutex

func main() {
    var mtx myMutex
    mtx.Lock()   //error
    mtx.Unlock() //error
}

如果你确实需要原有类型的方法,你可以定义一个新的struct类型,用匿名方式把原有类型嵌入其中。
package main

import "sync"

type myLocker struct {
    sync.Mutex
}

func main() {
    var lock myLocker
    lock.Lock()   //ok
    lock.Unlock() //ok
}

defer的函数什么时候执行?

被defer的调用会在包含的函数的末尾执行,而不是包含代码块的末尾。对于Go新手而言,一个很常犯的错误就是无法区分被defer的代码执行规则和变量作用规则。如果你有一个长时运行的函数,而函数内有一个for循环试图在每次迭代时都defer资源清理调用,那就会出现问题。
解决办法就是将相关的逻辑封装成内部匿名函数,这样在函数结束时,就会调用defer指定的函数

更新map的值

如果你有一个struct值的map,你无法更新单个的struct值。这个操作无效是因为map元素是无法取址的。
但是slice元素是可以取址的。

栈和堆变量

你并不总是知道变量是分配到栈还是堆上。在C++中,使用new创建的变量总是在堆上。在Go中,即使是使用new()或者make()函数来分配,变量的位置还是由编译器决定。编译器根据变量的大小和“泄露分析”的结果来决定其位置。这也意味着在局部变量上返回引用是没问题的,而这在C或者C++这样的语言中是不行的。

如果你想知道变量分配的位置,在“go build”或“go run”上传入“-m“ gc标志(即,go run -gcflags -m app.go)。

多goroutine的读写顺序可能被重排

多个goroutine运行时,顺序的语句执行次序可能会发生调换。

Go lang Slice截取时指定最大容量以及append函数的使用说明

slice是一个三元组对象
* 一个内容指针
* 有效内容长度
* 最大长度,也就是容量。

示例:

package main

import (
    "bytes"
    "fmt"
)

func main() {
    path := []byte("AAAA/BBBBBBBBB")
    sepIndex := bytes.IndexByte(path, '/')
    fmt.Println(sepIndex)
    dir1 := path[:sepIndex:sepIndex] //full slice expression
    fmt.Println(&path[0], &dir1[0])
    dir2 := path[sepIndex+1:]
    fmt.Println("dir1 =>", string(dir1)) //prints: dir1 => AAAA
    fmt.Println("dir2 =>", string(dir2)) //prints: dir2 => BBBBBBBBB

    dir1 = append(dir1, "suffix"...)
    fmt.Println(&dir1[0])
    path = bytes.Join([][]byte{dir1, dir2}, []byte{'/'})

    fmt.Println("dir1 =>", string(dir1)) //prints: dir1 => AAAAsuffix
    fmt.Println("dir2 =>", string(dir2)) //prints: dir2 => BBBBBBBBB (ok now)

    fmt.Println("new path =>", string(path))
}
  • 第12行的代码就是一个指定容量的截取。
  • 如果增加后不回超出slice的最大空间,slice是不会重新分配对象的。但是如果空间不够,从13行和19行的地址打印输出我们可以看到,因为append超出了指定的空间容量,系统动态重新分配了空间,地址发生了变化。

运行结果:

4
0xc82000a3b0 0xc82000a3b0
dir1 => AAAA
dir2 => BBBBBBBBB
0xc82000a450
dir1 => AAAAsuffix
dir2 => BBBBBBBBB
new path => AAAAsuffix/BBBBBBBBB
成功: 进程退出代码 0.

Go编程tips-3

String在“range”语句中的迭代值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data := "A\xfe\x02\xff\x04"
    for _,v := range data {
        fmt.Printf("%#x ",v)
    }
    //prints: 0x41 0xfffd 0x2 0xfffd 0x4 (not ok)

    fmt.Println()
    for _,v := range []byte(data) {
        fmt.Printf("%#x ",v)
    }
    //prints: 0x41 0xfe 0x2 0xff 0x4 (good)
}

"switch"

分支默认不是继续下一个分支,默认是'break';
支持条件列表,通过逗号隔开
如果要强制进入下一分支,可以使用"fallthrough"

自增自减

不支持前置,只支持后置,也就是只支持 "i++"的用法

位运算

取反:^ XOR
与: & AND
与非:&^ AND NOT

操作符优先级

&优先于+
<<优先于+
|优先于^

未导出的结构不会被编码

[{ loading ... }]将会得到零值。下面的示例中,成员two没有被编码,所以再反序列化时,就变成空值了。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encoding/json"
)

type MyData struct {  
    One int
    two string
}

func main() {  
    in := MyData{1,"two"}
    fmt.Printf("%#v\n",in) //prints main.MyData{One:1, two:"two"}

    encoded,_ := json.Marshal(in)
    fmt.Println(string(encoded)) //prints {"One":1}

    var out MyData
    json.Unmarshal(encoded,&out)

    fmt.Printf("%#v\n",out) //prints main.MyData{One:1, two:""}
}

有coroutines的应用的退出

  • 应用是不会等待所有goroutines都完成才退出的,主应用和goroutine之间默认是不交互和感知的。

向关闭的chnnel发送数据会panic

操作没有初始化的"nil"的channel

在一个nil的channel上发送和接收操作会被永久阻塞。这个行为可以在select声明中用于动态开启和关闭case代码块的方法。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import "time"

func main() {
    inch := make(chan int)
    outch := make(chan int)

    go func() {
        var in <-chan int = inch
        var out chan<- int
        var val int
        for {
            select {
            case out <- val:
                out = nil
                in = inch
            case val = <-in:
                out = outch
                in = nil
            }
        }
    }()

    go func() {
        for r := range outch {
            fmt.Println("result:", r)
        }
    }()

    time.Sleep(0)
    inch <- 1
    inch <- 2
    time.Sleep(3 * time.Second)
}

HTTP响应的关闭

当你使用标准http库发起请求时,你得到一个http的响应变量。如果你不读取响应主体,你依旧需要关闭它。注意对于空的响应你也一定要这么做。对于新的Go开发者而言,这个很容易就会忘掉。
大多数情况下,当你的http响应失败时,resp变量将为nil,而err变量将是non-nil。然而,当你得到一个重定向的错误时,两个变量都将是non-nil。这意味着你最后依然会内存泄露。
通过在http响应错误处理中添加一个关闭non-nil响应主体的的调用来修复这个问题。另一个方法是使用一个defer调用来关闭所有失败和成功的请求的响应主体。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io"
    "io/ioutil"
    "net/http"
)

func main() {
    resp, err := http.Get("https://api.ipify.org?format=json")
    if resp != nil {
        defer resp.Body.Close()
    }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
        return
    }

    body, err := ioutil.ReadAll(resp.Body)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
        return
    }

    fmt.Println(string(body))
    _, err = io.Copy(ioutil.Discard, resp.Body)
}

resp.Body.Close()的原始实现也会读取并丢弃剩余的响应主体数据。这确保了http的链接在keepalive http连接行为开启的情况下,可以被另一个请求复用。最新的http客户端的行为是不同的。现在读取并丢弃剩余的响应数据是你的职责。如果你不这么做,http的连接可能会关闭,而不是被重用。这个小技巧应该会写在Go 1.5的文档中。

关闭HTTP连接

一些HTTP服务器保持会保持一段时间的网络连接(根据HTTP 1.1的说明和服务器端的“keep-alive”配置)。默认情况下,标准http库只在目标HTTP服务器要求关闭时才会关闭网络连接。这意味着你的应用在某些条件下消耗完sockets/file的描述符。
你可以通过设置请求变量中的Close域的值为true,来让http库在请求完成时关闭连接。
另一个选项是添加一个Connection的请求头,并设置为close。目标HTTP服务器应该也会响应一个Connection: close的头。当http库看到这个响应头时,它也将会关闭连接。
当然是否需要关闭,是由你的应用场景决定的。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net/http"
    "io/ioutil"
)

func main() {  
    req, err := http.NewRequest("GET","http://golang.org",nil)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
        return
    }

    req.Close = true
    //or do this:
    //req.Header.Add("Connection", "close")

    resp, err := http.DefaultClient.Do(req)
    if resp != nil {
        defer resp.Body.Close()
    }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
        return
    }

    body, err := ioutil.ReadAll(resp.Body)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
        return
    }

    fmt.Println(len(string(body)))
}

比较Structs, Arrays, Slices, and Maps

只有每个成员本身能用"=="比较时,对象才可以用"=="比较。

DeepEqual()函数

对于不能直接比较的,可以使用DeepEqual函数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reflect"
)

type data struct {
    num    int               //ok
    checks [10]func() bool   //not comparable
    doit   func() bool       //not comparable
    m      map[string]string //not comparable
    bytes  []byte            //not comparable
}

func main() {
    v1 := data{}
    v2 := data{}
    fmt.Println("v1 == v2:", reflect.DeepEqual(v1, v2)) //prints: v1 == v2: true

    m1 := map[string]string{"one": "a", "two": "b"}
    m2 := map[string]string{"two": "b", "one": "a"}
    fmt.Println("m1 == m2:", reflect.DeepEqual(m1, m2)) //prints: m1 == m2: true

    s1 := []int{1, 2, 3}
    s2 := []int{1, 2, 3}
    fmt.Println("s1 == s2:", reflect.DeepEqual(s1, s2)) //prints: s1 == s2: true
}

DeepEqual()不会认为空的slice与“nil”的slice相等。这个行为与你使用bytes.Equal()函数的行为不同。bytes.Equal()认为“nil”和空的slice是相等的。

如果你的byte slice(或者字符串)中包含文字数据,而当你要不区分大小写形式的值时(在使用==,bytes.Equal(),或者bytes.Compare()),你可能会尝试使用“bytes”和“string”包中的ToUpper()或者ToLower()函数。对于英语文本,这么做是没问题的,但对于许多其他的语言来说就不行了。这时应该使用strings.EqualFold()和bytes.EqualFold()。

如果你的byte slice中包含需要验证用户数据的隐私信息(比如,加密哈希、tokens等),不要使用reflect.DeepEqual()、bytes.Equal(),或者bytes.Compare(),因为这些函数将会让你的应用易于被定时攻击。为了避免泄露时间信息,使用'crypto/subtle'包中的函数(即,subtle.ConstantTimeCompare())。